山东职校招生网,山东省内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并且提供山东省所有中职、中专、技校、职业学院招生咨询及山东职业技术学校网上在线报名服务。
当前位置: 职校招生 / 问答 / 正文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怎么样 平度师范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

发布日期:05-11  问答  浏览次数:1257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始建于1912年,位于平度市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师资雄厚,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占教师总数1/2、获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的占教工总数2/3。那么,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怎么样?平度师范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呢?接下来山东职校招生网小编带来介绍。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怎么样 平度师范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怎么样

平度师范是青岛地区仅次于青岛幼师的一所中专学校。青岛市区外的生源报考幼师只能选择这个学校。相对来说,平度师范有比较久的历史了,师资等还不错。

平度师范学校是公办还是私立

是公办。

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位于平度市区,1912年建校,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是一所主要为青岛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学校。现有教职工110人,在校生26个班。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青岛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青岛市人民教师、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省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全国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十佳师德先进个人等称号的有41人。

学校现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楼、科技楼、艺术楼、学生公寓楼、餐厅礼堂等28000平方米的宏伟建筑群。已建成与INTERNET联接的千兆校园网以及卫星电视教学系统,实现了办公、备课、教学电脑化、网络化。理、化、生、音、体、美等专用设备达到省规范化学校标准。学校体育设施完备,建有400米塑胶操场和人造草皮篮球场。全校实行了统一供暖。校园内树木葱茏,环境优雅,校风严正,学风浓郁,是求学发展的理想大专学校。

学校面向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胶南五市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考生,学制五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双语特色的幼儿教师。学生在校实行中英双语教学,并开设日语、韩语选修专业,毕业颁发青岛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及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可参加全省专升本考试,成绩合格者,可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学校专升本成绩通过率和专业覆盖率已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先后获得了"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依法治教示范学校"、"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青岛市双语师资基地"、"青岛市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并连续十三年保持"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

发展历程

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中华民国时期、新中国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年)

一平度县立师范讲习所(1912——1934年)

平度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创办,源于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社会进入民主新纪元。次年,中华民国建立,现代教育兴起,亟需解决师资问题。于是,古岘、新河、高望山等地率先举办了简易的“单级教员养成所”,训练期为三个月,废除“四书五经”,教学算术、国文、修身、音乐、国画、体操等新课程。继之,平度县署“劝学所”在城关成立了初具规模的“单级教员养成所”。校址在县城南门里旧常平仓的庆字廒(即今89医院门诊招待所处),赵明章任主任。学员入所培训半年,变个别授课为班级授课,变多级为单级,并减少了体罚。1914年改为“小学教员养成所”,1915年改为“副科师范讲习所”,革新教学,增加课程,学制改为一年。1917年又改为“正科师范讲习所”,于廷宾任所长,学制为二、三年制,并增设了英语课。至此,平度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名称才正式确立。1920年,“正科师范讲习所”改称“男子师范讲习所”。1925年,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改办为“女子师范讲习所”。1926年,于廷宾去青岛,曲荫堂继任所长。1928年春,北伐军进入山东,奉系军阀张宗昌败窜,平度县立师范讲习所于兵乱匪患中被迫停办。1929年秋开始复学,由王之贤任所长。1930年,新招师范班1个,课程增加了党义(即三民主义),撤销了英语,教师队伍也相应扩大。1933年,平度县立中学成立。翌年,男、女师范讲习所并入县中成为师范部。至此,县立师范讲习所仅三年制毕业生就有四届四个班。

县立师范讲习所的创办标志着平度现代教育的开始,她在平度县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自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后,县立完全小学、初级小学及400余处乡村初级小学的教师,多系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县立东关小学校长蔡蔚卿、县立古岘小学校长孙建勋及大泽山盘石观小学校长苏文诚等当时教育界的骨干,都是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我党著名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刘谦初烈士,1917—1918年曾就读于县立师范讲习所。1919年肄业于师范讲习所的旅美爱国华侨刘法唐先生,曾任县教育督导、校长、青岛区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全国模范教师任瑞卿先生,也是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1937年全县设立短期小学120处,并附有乡村识字夜校班,进行战事教育,讲课教师也多系师范讲习所的毕业生。

二平度县立中学师范部(1934——1946年)

1934年,平度县立中学师范部刚设立时,在县中附属小学校舍(即原女子师范讲习所校址)及租赁的部分房屋上课,任课教师多由原男、女师范讲习所的教师担任。县中首任校长孙绳武(字丕光),本县人。1936年春,孙绳武去职,定陶人张金铭接任校长,舒冠吾任教务主任。师生随即迁至新校舍上课(即今平度一中西大院)。学校设初中部和师范部,学制三年。是年,有初中毕业生47人,师范毕业生30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次年春,张金铭以该校部分师生为骨干成立苏鲁战区第十六支队(后改编为国民党山东保安第十八旅,张金铭任旅长兼平度县县长)。另一部分学生到掖县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1935至1937年,县中师范部共培养毕业生84名。

1940年春,国民党游击组织在阎珂卿所属的五区辛安村恢复了平度县立中学,仍设中学部、师范部,学制三年,夏秋两季招生。校长侯宾南,教务主任苗蔚生,有教职工27人。1945年7月,辛安解放,县立(辛安)中学解散。县立(辛安)中学共招收师范班五级,毕业四级,189人。

日军侵占平度城后,为达长期占领之目的,强制推行奴化教育。1941年,日伪县政府接管了美办之“崇真学社”(前知务中学)。1942年春,以此为基础办起了伪平度县立中学,并设初中、师范两部。课程与抗战前基本相同,但增设了日语和修身科。首任校长于兰亭,二任校长杨紫庭,有教职工18人。至1943年,学生人数达200多人。自1943年开始,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李瑞舟、马紫枫、尚之四、马光浦、耿文化等相继进入该校。到1945年春,学校领导权基本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9月,平度城解放,抗日民主政府将伪平度县中改建为“胶东区平度中学”。西海专署派共产党员高潮、马紫枫任正、副校长,尚之四任教务主任,徐进任指导主任,有学生200多人。1946年2 月,西海中学迁入县城,与平度中学合并,校名定为西海中学,校址在原平度县中旧址。黎新任校长,高潮任副校长。有初中、师范共12个班,学生400多人,还开办过多期师资培训班。

三西海中学师范部

1940年,八路军西海专署成立。1941年秋,在北掖(今莱州市)朱由村创建西海中学。专员常溪萍兼任校长,孙伯阿任教导主任,沙晓东任总务主任。招收初中、师范各一个班。当时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为战争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培养的人主要是参军、参政、当教师。1942年春,西海专署教育科长王熙斋任校长,张意远任支部书记。次年冬,王熙斋离任。1944年初,许剑波接任校长。是年秋,栖招莱联中并入西中,学校易名为西海联中。许剑波与吴幸之分任正、副校长,教务主任邓缄三、刘翼飞,指导主任任辉山,总务主任沙晓东、方平波。学生达300人,中学、师范各半,学校曾一度进入大泽山。

1942年7月,西海专署在平度大泽山南麓增建西海中学平度分校,高潮、王耀洲分别负责行政和党务。动员姜守迁、姜干初、乔理卿、杨自修等在教育界负有声望的民主人士到校任教。8月初,招收一个初中班,在蟠桃七里河子基督教堂内开学。翌年春节后,又增招师范班和青年干部班各一个,每班学生三、四十人。清明节后,调刘仲璜任校长、高潮任教务主任,王耀洲任指导主任兼理总务。1944年秋,西海中学平度分校扩建为南海中学,师范班自成一校,组建为“两平(平北、平西)联师”,王耀洲、梁希民分别任正副校长。1945年1---2月间,为适应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形势要求,西海、南海地区的中等学校停止从社会上招生,原在校生也提前结业,分配工作。同年2月,西海、南海中学与“两平联师”组建为“西南海干校”(对外称“西南海联中”),以培训区助理员及中小学校长以上的干部为主。校长黎新,杨盛斋和沙晓东分任正、副教导主任。9月,西南海联中恢复西海中学名称。1946年2月,学校迁至平度城,与平度中学合并。

1946年春,西海中学师范部在平度大田酒馆村招收两个班90余名学生。后因战乱经常迁址,学生流失较多,与教师进修班合编为一个中队。李正山任中队长兼指导员,下设三个分队。同年夏,学校迁至蟠桃区乔家村,师范部驻窝洛子村。10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平度城,师范部迁至涧口、梁家。次年1月,所招学生结业,多数回原区任教,少数参政。2月,师范部又在涧口、梁家招收新生并调集部分小学教师共计80余人,分为甲、乙两班。6月,学校迁至蟠桃七里河子。9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区,占领平度城前夕,学校又迁回涧口、梁家,进行形势教育后,师生疏散。至11月,师范部又在掖南(今莱州市)夏丘堡复学,与掖师合并为“掖平联师”。校长邓缄三,教导主任孙伯阿,副主任林静,总务主任石峰。因1947年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破坏严重,生活困难,1948年1月,根据省政府指示学校暂时停办,师生回家或参军、参政。

1948年夏,省政府在青州召开复学会议。会后派刘仁到西海中学恢复教育。1948年10月,西海中学在掖县沙河镇杜家村复学,招收3个师范班。校长刘仁,教导主任赵如一,副主任孙伯阿,总务主任石峰。次年4月底,迁至平度城县中旧址,师范班编为两个(即沿称的师范初师一级,1950年冬毕业)。

新中国建国初期(1950----1966年)

一单独设校,初具规模(1950—1951)

1、筹建过程:

1950年,西海专署撤销,平度县划归莱阳专署辖属。西海中学改名为“山东省平度中学”,师范部于当年2月招收初师二级2个班。1951年2月,招收初师三级3个班。4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以平度中学师范部为基础,单独设校扩大规模。校址设在平度城东南杨家庄,校名定为“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6月,任命孙伯阿任副校长,石峰任教导主任,李有容任总务主任。6月17日,师范部全体师生迁入新校址,山东省平度师范学校(简称“平师”)正式成立。学校属莱阳专署文教科管理,招收初师班(生源为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培养小学教师,为小学教育服务。

2、办学规模及师资队伍:

平师初建校时,只有初师二级、三级5个班,1951年暑假,又招收了四级3个班,共有8个班,408名学生。教职工52人,其中行政干部3人,任课教师19人,职员、工人30人。

当时的任课教师,主要是以从平度中学分校时随班跟来的教师为基本队伍,又从小学选调了有高中学历的部分教师(如马芳泽、李德隋等)。其中,大学本科毕业9人,占47、4%,专科毕业8人,占42、1%。

3、校舍及办学设备:

当时的校舍仅有7栋23间平房及借用的部分民房,租赁了三亩地作操场。1951年冬,省教育厅拨款于校园南征地31、5亩,供建校舍和操场用。

教学设备、办公用具都是与平度中学分校时分来的。仅有理化仪器31件、生物标本12件、文体器械24件、医疗器械48件、图书及教材1194册,杂志654册、办公用具955件。

4、课程设置:

当时开设的课程有:国语(1952年改称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政治、音乐、美术、体育、学校卫生、教育学等。

二逐步发展,日趋规范(1952---1957年)

1、领导人事变更:

1952年9月,孙伯阿离任,王殿久代理校长。10月,吕晶符任副校长。同年9月,石峰免职,王符庆任教导主任。12月,徐炎任教导副主任。次年5月,王殿久离任。9月,崔 晓峰任副校长。10月,王符庆离任,于学诰继任教导主任。1954年12月,崔晓峰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次年9月,吕晶符离任。1956年11月,李有容离任,李国文继任总务主任。

2、办学规模:

1952---1957七年中,除1953、1955、1957三年未招生外,其余四年共招收初师五至九级22个班,1130名学生(含1955年秋由掖县师范合并来的3个班学生)。另外,还有1955年接收的莱阳小学教师轮训班246名学员。其中,1956年招收的九级人数最多,共8个班,420名学生。生源来自高密、诸城、五莲、胶南、胶县、昌邑、平度共7个县。这时的在校学生,已达13个班,667人,教职工为64人。1957年下半年,只剩下8个班。因此,压缩了教职工编制,仅保留48人。

3、师资队伍:

为充实教师队伍,1952年从外县调进孙亚楠、宫德华、王懋等。同年春,省教育厅从南方招来吴国璋、唐绳祖、王云华、吴栖、陈冠伟、魏子嘉、刘岫云等一批知识分子来师范任教(这批教师到1955年大都回南方或调至外校)。同时,还分配给莱阳师范、青岛师范的毕业生马殿刚、王贵云、杨维祥、孟言华、顾秉柱等。省教育厅自1952—1954年,先后分配来大学毕业生王洪熙、徐洪宾、许延坦。1955年秋,接收莱阳小学教师轮训班时,随班带进王金堂、孙孝先、张树诰等10余名教师。冬季,又调进李志民。师资队伍基本配齐。

4、隶属关系:

1956年3月,平度县划归昌潍专署管辖,平师的业务管理、经费供给、人事调动也改属昌潍专署文教科,从而成为昌潍地区成立最早的四处师范之一。1957年1月,平师的经费供给下放至平度县文教科,但业务管理和人事调动等关系未变。

5、党、团及群众组织:

1951年秋,平师仅有共产党员9名,经平度县委批准,成立了党支部,书记由孙伯阿兼任。同时,建立团总支,1954年改建为团委。徐炎兼任团委书记,张青耀任副书记。1954年春,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建立了“钟声教育工会”。李有容任工会主席,姜礼卿任副主席。1951年开学后不久,建立了学生会组织,由三级学生段召池任学生会主席。

6、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也日趋规范。1951年贯彻执行了教育部颁布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的方针,并召开了首届运动会。1952年结合贯彻教育部制定的《师范规程草案》,大力提倡“向工农子女开门”。学校工作的重点是全面学习苏联教育和凯洛夫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及学校的组织领导等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上,突出了“理论与实际一致,文化与政治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原则,重点抓了改进语文、数学、史地、教育学等几门学科的教学工作。1953年下半年开始在教师中试行“教案制”。1954年上学期, 增设了革命常识和时事课, 并将综合性的教学法改为单科教学法。1955——1956年抓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问题。1955年开始推行体育工作《劳卫制》,1956年开始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并贯彻了“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方针,下学期增设了“小学手工”课。

7、政治运动:

这一时期的政治运动,先后经历了1951年的“镇压反革命”,1952年开展“三反”、“五反”时在教师中进行的“自我思想改造”运动,1955年的“肃反”运动,1954——1957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其中对平师影响较大者:一是1952年的“三反、五反”运动,教导主任石峰被免职;二是1955年的“肃反”运动,少数有历史问题的教师被清理,暑假后延期开学半月多;三是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教导主任于学诰及三位老师被错划为右派,留校安排工作(二人离职)。

三搬迁校址,改办中师(1958——1966年)

1、搬迁校址:

1958年冬,平度县文教科在平度城东关外的河头村西划出土地63.95亩,为平师筹建新校舍。1960年春,已建成教室72间,办公室18间,伙房16间,教工宿舍36间。暑假,师生迁入新校(即现校址),但男生住宿仍在老校址。

2、招生及办学规模:

1958年8月,平师开始招收中师一级,共4个班,157名学生(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小学教师,同时招收初师最后一级(即十级)6个班,316名学生。1959年秋,中师班分为语文、数学、理化、音美四个专业,准备培养中学师资,毕业前又改为面向小学。除因生活困难1961、1963两年压缩招生,1962年停止招生外,其余年份正常招生。至1965年,共招收中师一至七级25个班、1075名学生。招生范围为平度、昌邑、潍县。1965年秋,在校生10个班,410人,教职工52人。

3、师资队伍:

改招中师后,为加强师资配备,从外校选调了赵希明、李奎华、初缄三、于连宝、吕学信等,同时从师院分来毕业生郑霞清等。自1956至1966年,先后从曲师院和山师院等大学分来的毕业生有丛树垣、邱明阳、王兆达、张肇基、赵志远、张升志、姜秀恩、李士荣、董少杰、王玉环、徐延年等,并从外地调进张淑玲。1963年调整教职工编制,下放7名教师,2名职员。

4、政治运动与教育改革:

这一时期,政治运动对教育教学工作冲击较大。1958年2月,开展了整党整团和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春天,又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学生到大泽山挖树坑,在校内办起饲养场、木工厂、维修部等,掀起了以生产劳动为主的“教育大跃进”。秋季,投入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停课半年。1959年上半年,在教学与劳动相渗透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了“教育大改革”(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办起了农场及8个小工厂,全年收入3000佘元。自暑假开始纠正运动中的缺点错误,以教学为主,安排工作,迅速改变了以生产劳动为主的现象。同时开展了以教具、教材、考试为重点的教学改革。1959年秋,还开办过业余体校,设田径、体操、篮球等9个专业,招收学员240名。1960年开展了“生产救灾、节约备荒”运动。1961年上半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了“教育大跃进”的错误,强调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1962年8年,召开“烟台会议”,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63年开展了“学雷锋、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活动。1964年投入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师生利用假期搞“社教”。1965上半年,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强调“突出政治、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兴无灭资”方针,批判“本本”、“框框“;坚持“少而精”和“启发式”原则,对课堂教学和考试方法进行改革。在思想教育方面,主要是动员学生服从分配,支援山区,先后有238名毕业生到五莲、胶南、招远等艰苦地方任教。

5、隶属关系与领导人事变动:

1959年初,除学校的行政领导人归昌潍专暑管理外,业务管理、师资配备和经费供给均下放至平度县文教科。1962年,又全部收归专暑直接管辖。

彭玲珍、姜润贞、丁子新先后于1960年8月、1962年、1965年12月调入任副校长。彭玲珍、姜润贞分别于1961年、1963年4月离任。丛树垣、宋巨森、张健分别于1959年12月、1960年1 月任教导副主任。1963年丛树垣离任。李国文、史德发先后于1956年11月、1960年9月调入任总务主任,李有容、李国文分别于1956年11月、1960年8月调离。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1运动发展过程: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在平师展开。 6月8日下午,开始贴出“不要以考试压革命”的大字报。9日晨,大字报贴满校园,打乱了教学秩序。平度县委派出观察员、工作组进驻学校,并成立“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指导运动。7月18日开始“破四旧”,红卫兵抄了一些教师的家,烧了部分文物、字画。7月23日,崔晓峰被县委撤销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职务。8月,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口号下,把出身地主、富农、资本家及有历史问题的教职工打成“牛鬼蛇神”,进行批斗,学校陷入一片混乱。

1967年春,师生分裂为“东方红”和“井冈山”两大派。1968年1月,解放军进校实行“军管”,3月成立“平度师范学校革命委员会”(简称“校革委”),推选崔晓峰任主任。

5月“军宣队”进校支左,8月“工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4月,通过整党建党,恢复学校党支部,选举崔晓峰任书记。1970年秋,教师集中开展“一打三反”运动。1971年8月,开始清查“5、16”。1973年,大搞“批林批孔”运动,批判建国后十七年执行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学校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要“彻底砸烂”,“重建教师队伍”。师范先后调出骨干老师19名,占任课教师的65%,语文组大换班。下半年出了个张铁生,又大批“白专道路”、“智育第一”,使学校再度陷入混乱状态。1976年春,开始搞“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0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教学与招生工作:

“文革”开始后,学校即停止招生,停止上课。1968年,平度“县革委”将“平度县教师函授学校”(当时只有六名教职工,无学生)并入平师,并改校名为“平度县教育革命大学校”(1973年又将函授学校分出)。1970-1975年,举办过几期教师培训班,提倡“走政治办学道路”、“以社会为课堂”,培训班大部分时间用于“闹革命”和“实地学习”。根据“学工、学农、学军”的“五、七”指示精神,学校组织师生到大泽山搞军训,参加生产劳动。1976年春,提出“学朝农”、“大办两厂”,实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在蓼兰大吴庄租种100亩涝洼地,办起了农场(后因教学秩序无法维持,1977年4月将土地退还)。师生还自已动手盖教工宿舍40间,建礼堂一座558平方米,另外还种菜园,建厂房、库房及校门等。

“文革”期间的招生工作也时断时续。1968年5月,招收了八级两个班88名学生。7月,六级毕业,9 月八级解散,12月七级毕业,此后至来年8月,校内并没有学生。1969年9月,八级复学,至翌年1月结业后,再未招生。1972年5月,采取由群众评议推荐的办法,从平度、昌邑、潍县招收了78名学生,分为文史、数理两个班,并改为按招生年份编排级、班(即七二级文史班、七二级数理班)。1973年8月,采取评议推荐加考试的办法,从平度、昌邑、青岛招收了七三级149名学生,分为文史、数理、数化三个专业班。1974、1975两年,均采取群众评议推荐的办法,从平度、昌邑分别录取了160名、159名学生。1976年,仅从平度招收130名学生。自1972-1975年,学制皆为两年,1976年改为一年。生源为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培养中学师资。1974年有两名,1975年有39名,1976年全部是“社来社去”的学生(即户口从哪个公社迁来,毕业后再回到哪个公社工作)。“文革”期间共招收16个班,676名学生。

3、隶属关系与领导人事变动:

1968年,昌维专署将平师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平度县文教科。1974年春,又收归专署管理。1972年8月,崔晓峰离任,严鲁彬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革委主任。1974年春,成立党总支,严鲁彬任党总支书记。10月,调入闫汝英任校革委副主任(次年3月病逝),1975年7月,公布“工宣队”长林栽栋任党总支副书记。12月,严鲁彬离任,丁子新退休,周强任党总支书记兼校革委主任。1976年11月,公布石桂芝任党总支副书记。12月,周强离任,调回严鲁彬任原职。

4、“文革”造成的损失:

“文革”十年,使平师蒙受重大损失。党、政组织陷入瘫痪,规章制度惨遭破坏,教学秩序一片混乱,学校工作基本停顿。师生的思想、作风也受到一定影响。校舍、设备、图书资料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教职工中因所谓“有问题”被立案审查者16人,占总人数的30%;不少人受到过不同形式的冲击。

改革开放时期(1977—2002年)

一拨乱反正,恢复正常(1977—1979)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后,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师范教育百废待举。

1977年,通过揭批“四人帮”,推翻了“两个估计”,加强了纪律教育,改变了无政府状态,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工宣队”撤离学校。1978年3月,学校下放至平度县管理。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平师通过全省统考择优录取了“文革”后首批中师生(即七七级),学制两年,培养中学师资,次年3月入学。1978、1979两年,各招收4个专业班,生源来自昌潍地区10个县,学生多为高中毕业生。学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同七七级。

1978年3月,昌潍地区将平师划归平度县教育局管理。5月,平度县整党工作队进驻平师,党总支改为党支部。9月29日,选举严鲁彬、石桂芝任正、副书记。10月10日,启用了新印章(原“校革委”印章作废)。从此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校务委员会制度。1978年5月,在学习江苏丹阳师范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口号。之后,学校工作的重点迅速转移到教学上来,开展了“以教学为中心,以三好为目标”的活动,《中专条例》、《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相继得到贯彻落实。

1979年底,学校纠正冤假错案16起,并按政策予以平反,还在中老年教师中发展了4名党员。

1979年5月,学校组成8人“教育革命调查小组”,分赴平度8处公社的中小学,对当时的教育状况和平师72-76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

同年11月,昌潍地区教育局组织师范教育工作团来平师视导,对“文革”结束后几年来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检查,并对今后的学校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使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1980-1998年)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平师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1、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坚持“以法治校”,实行严格管理,突出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并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一是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先后制定了从校长到每个教职工的工作职责、细则以及对学生的管理规则共21项,使学校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带头执行并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三是充分发挥两支队伍的作用。教师的管理主要依靠教研组长,以组为单位加强管理;学生的管理主要依靠班主任,以班为单位加强管理。同时执行全方位、全员参与管理的方针。四是奖罚并用,以奖为主。学校制订了评选先进及奖励办法,并实行了奖学金制度,以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对于违反校纪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不同处分。凡思想品德不合格、三门学科不及格、普通话及三笔字不过关者,一律不准毕业。五是加强“三风”建设,培养良好风气。学校以“三风”建设为突破口,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教育。确定以“为人师表”为校魂,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使教师形成“教书育人,教学做合一”的良好教风,使学生养成“勤奋、主动、一专多能”的良好学风。使全校形成“严谨、刻苦、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五是不断深化管理改革。随着形式的发展,不断改进管理工作。1993年暑假,根据平度市的统一部署,实行了教育内部机制改革,中层干部公开答辩,竞争上岗。撤消了政教处,增设了学生处和生产处。对教职工实行定编、定员、定岗和聘任制,并制定了各项工作的岗位责任制,逐步试行了“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及课时效益工资”和考勤签到制度,使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以法治校,严格管理,已成为平师的办学特色之一,受到上级、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2、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在教职工中进行了职业道德、法制纪律和时事政策等教育。先后开展了“尊师爱生、为人师表”、“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师表形象、做师德标兵”等活动,并树立王懋、徐国赞、吴锡山等老、中、青师德典型,鼓励教师敬业爱岗,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在学生中重点进行了专业思想、遵纪守法、学校常规及“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教育,先后开展了“我为教育献青春”、“明日教师,从今日做起”等活动,使师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不断提高。1991年被平度市授予“都市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先进单位”。1996年9月,青岛市中师德育工作现场会在平师召开。1998年被青岛市教委授予“青岛师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82年3月,开展了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被平度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礼貌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进一步加强了两个文明建设,初步形成了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讲究文明的良好风气,年底,被青岛市、平度县授予“文明单位标兵”称号。此后,一直保持这一荣誉称号。1993年2月,被平度市委授予“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3、领导人事变动及群众组织的恢复:

1981年1月,调入姜深亮任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1982年1月,石桂芝离任。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辖属。1984年6月,姜深亮离任。1985年7月,公布李好臣任党支部书记、赵希明任校长、陈建璋任副校长、严鲁彬任调研员。1988年10月,学校落实为县(处)级建制。1991年,赵希明退休,严鲁彬离休,李好臣兼任校长。1993年8月调入王珂永、任宝升任副校长,陈建璋任调研员。1997年4月调入陈俊生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李好臣任调研员,中层干部也得到了充实和加强。

1981年11月,该校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大会,选举姜深亮为工会主席。此后,教工大会每学年召开一次。1982年,共青团第一届团员大会召开,选举薛太彬任团委书记。1983年,恢复了学生会组织,由宋明华(民师班)任主席。

4、办学规模与师资队伍建设:

这一时期的办学规模有所扩大,至1989年秋,已达18个教学班,在校生728人。内含普师班11个,民师班4个,音乐班1个,体育班2个(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二年)。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高级讲师10人,讲师17人),职员达中级职称5人。直至1999年上半年,基本保持此规模。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调进部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二是对原有教师加强“学历补偿教育”和自学进修,并输送到山师大培训,尽快提高其学历层次和教学业务水平。至1998年,有16名教师通过自学达到本科学历,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89%。三是对青年教师实施“传帮带”工程,并举办书法、普通话培训班,组织他们苦练教学基本功。四是加强师德教育,增强其“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5、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和全国统编教材,开设课程,安排教学,同时狠抓了教学常规的落实。为推动教学改革,多次举行过课堂教学比赛,积极贯彻“启发式”、“少而精”的原则,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精神,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德智体全面发展,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1981年,昌潍地区成立中师各学科中心教研组,平师张肇基、赵希明、徐洪宾分别担任数学、地理、教育学中心教研组组长,组织全区开展教研活动。1988年,中师新教学方案颁布后,平师开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安排了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并积极探索“四大块”的有机结合,同时狠抓了“普通话”、“三笔字”、“简笔画”和“语言表达”等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实行了过关制。1991年“全国农村师范教学改革研讨会”召开后,学校又开展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讨活动,在汲取南方师范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小学”(即面向小学、深入小学、学习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的办学思想,并先后在龙山、同和、新河、大田、长乐等乡(镇)小学建立了教育实践基地,加强了对小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强化了教育实践环节。九十年代后期,学校加强了电教设备的配备,实现了“四机”(电视机、放相机、收录机、投影仪)进教室,并引导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课堂教学,加强了直观性和形象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这一时期培养的毕业生,素质较高,特长突出,深受平度教委和乡(镇)小学的欢迎。如九六级学生赵勇的硬笔书法,送日本展出获得好评。八七级学生王雪健,获全省中师生三笔字比赛总分第一名;王晓辉获全省中师生弹唱比赛总分第二名。1985年以来,平师毕业生参加高师升学考试,年年名列前茅。1994年,平师推荐13名毕业生参加高考,全部被录取。同年暑假,青岛市七处师范举行中师生夏令营教学基本功比赛,平师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个,是获奖最多的学校。1996年,青岛市七处师范举行篮球、合唱、书法、绘画、普通话基本功“五项联赛”,平师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九0届毕业生于淑香,毕业不到一年即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

6.校舍建设:

1981年11月,为建实验楼征地6.05亩,1982年12月,为建300米跑道操场征地19.6亩,1983年11月,为北移校门征地1.51亩,1987年,为建生物教学园地征地14.89亩,至此,学校共占地106亩,基本上满足办学需要。

1976年,投资9万元建成全校第一座楼房---学生宿舍楼,1419平方米。1982年,投资30万元建成实验楼一座,1535平方米。1986年,投资45万元建教学楼一座,2800平方米。1988年,投资30.4万元建教工宿舍楼一座,1586平方米。1990年,投资55万元建音乐楼一座,1778.8平方米。同年,投资22.8万元建新伙房一座,768平方米。1992年,投资76万元建办公楼一座,1730平方米。199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餐厅礼堂一座,2412平方米。1998年,投资74万元建成新学生宿舍楼一座,1665平方米。至此,教学、办公、生活用房基本满足需要。

三中师调整,改办专科(1998---2002年)

1、中师布局调整:

1998年初,学校提出“以人为本、教为中心、从严治校、重在落实”十六字“治校方针”,并强调突出“五个意识”(改革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主人翁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在办学思路上提出“一主”、“两翼”、“三项工程”、“四项保障措施”,并将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定为近期奋斗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在中师布局调整中得以保留奠定了基础。

1998年10月,青岛市中师布局调整工作启动,决定从平度、莱西、即墨、胶州、胶南五处师范中保留一处,撤消四处。当时平师尚未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达标验收(胶州、胶南师范分别于1995、1997年达标),校舍和教学设施也存在不足,处境十分不利。然而,师生员工毫不气馁,奋起直追。主攻方向是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培训师资、更新校舍及设备。当年拆除操场西边和校园西南角平房70间,新建学生宿舍楼开始铺基。11月,教工宿舍楼续接工程(投资33万元,续接534平方米)和400米跑道操场扩建工程破土动工,使校容、校貌大为改观。学校又投资购进一批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及图书资料,并按要求登记、造册,实行规范化管理。

在中师布局调整过程中,省教委师范处处长徐兴文、青岛市委副书记程友新和市教委主任陈显青先后于1998年12月、1999年3月来该校视察,给予较高评价。平度市委、市政府、市教委有关领导于冲、张相逢、徐韶功、胡奇光等到校指导,给予大力支持。1999年4月17日,青岛市政府组织以市教委主任助理、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钱国旗为组长、市教委师范处处长王桂祝为副组长的专家组来校进行评估,平师得分最高。4月28日,市政府初步确定保留平师,并宣布冻结人事、财务及物资。7月2日,市教委组织各处、室负责人来该校正式办理划转交接手续,平度市副市长郭兆宝参加并讲话。从此学校划归青岛市教委直属管理,成为市直学校。在该校发展史上揭开新的一页。

2、办学层次与规模:

自1999年暑假开始,学校停招中师生,改招五年一贯制大专班(生源为初中毕业生)和二年制大专班(生源为中师毕业生),培养大专层次的小学师资。当年从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五市招收五年制大专班7个,学生320名;二年制大专班2个,学生69名。从此,平师的招生范围扩大为上述五市。2001年,中师最后一级(九八级)毕业后,在校生达25个班,1120人,全部是大专班。(称文理综合的“小学教育专业”)。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内有高级讲师18人,讲师41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毕业生60人,学历达标率为92%。

3、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

为尽快适应办学层次的提升,确保大专教育教学质量,在青岛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首先采取措施,充实和加强了领导班子,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1999年12月,调入赵建中任教务主任,2001年改任副校长。2000年3月,调入胡奇光任党支部专职副书记(陈俊生不再兼任党支部书记)。7月,王珂永内退,任调研员。对中层干部也进行调整和充实。至此,共有校级干部4名,中层干部7名。学校经常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到外地学习大专办学经验,并发动所有领导成员参加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其中7人已于2000年7月结业)。同时加强了师资配备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每年分赴省内外高等师院招聘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并组织评委听课、评分,择优录用。2000,2001两年共录用教师18人。对原有中青年教师则组织他们报考在职研究生或参加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并分批派出教学骨干到曲师大、浙大脱产学习。另外,还与高校联系,聘请了部分兼职教授和外籍教师,提高了师资整体水平。为培养自己的名师,1997年评选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14名,1999年评选校级教学能手13名,2001年评选首席高级讲师、首席讲师各3名。现有省级教学能手2名,青岛市级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5名,“曾宪梓教育基金”三等奖获得者2名。

4、校舍、设备建设:

为适应大专办学要求,学校加强了校舍和教学设备建设。2000年1月,将旧学生宿舍楼后两排平房拆除,投资175万元兴建第二座新学生宿舍楼,2773平方米,次年5月交付使用。2001年3月,投资105万元,实验楼扩建工程破土动工,扩建面积887平方米,7月份交付使用。同年10月,将实验楼前三排平房拆除,投资240万元,动工兴建图书综合楼,2200平方米,2002年8月竣工。至此,全校总建筑面积为25200平方米。

学校还大量投资购进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2000年下半年,投资130万元,购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起了教师电子备课室,2个微机教室。2001年下半年,投资70万元建成校园网络,同时又投资40万元充实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至此,电教仪器总值达199万元,理化生仪器设备总值为18.1万元,音体美设备总值达70万元,图书资料5.6万册,总值为26.6万元,办公设备总值达142万元,交通工具总值为55万元,医疗器械设备总值为3760元,其它物品总值为8.1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225万元。已基本满足办学需要,并将微机普遍运用于办公、教学、财务及图书管理工作中,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现代化。2000年6月,顺利通过了省级规范化学校达标验收,10月18日举行了挂牌揭彩仪式。

5、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

1998年暑假后,在学习南方师范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学校提出了“基础性、师范性、主体性、多媒体、大信息、高效益”的“十八字”教改新思路。先后在26个教室配齐“四机”,并将微机引进课堂。同时,利用假期和周末培训中青年教师学习使用微机、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能自制课件,有的还在省、市获奖。学校调整和优化了课程计划,积极构建规范、科学的课程体系。按照新教学大纲和五年制专科师范课程方案开设了必修课,并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上好活动课和实践课,使四者有机结合,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学校还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突出年级特点,在预科部对教学环节实行个案式、专题性研究,并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在专科部实施了“经典课堂”工程,鼓励教师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已有十几个学科起步探讨,有些学科已初见成效,政治教师彭太东在全国中师政治录像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还优化了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强化了教学常规的落实。教学改革的深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0年底,青岛市6处师范11个学科统考,平师有10个学科获全市第一。2001年8月,在山东省师范生第二届篮球比赛中,平师获第二名。

为了争创名师名校,学校提出走“科研兴校”之路。自九八年开始设立教育科学研究室,分工一名教务副主任专职负责。2000年11月,又充实和加强了教育科研机构,分工一名教务副主任和一名教师专管教科研工作,并于2001年4月20日召开了首届教育科研大会,实施了“科研为先导、课题带骨干”战略。还多次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自1990年至2001年8月,全校教职员共出版专著2部,参编著作5部,在各级报刊发表和参评获奖论文、作品为:国家级42篇,省级87篇,市级200篇。青年教师张锡刚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首届“百千万工程”全国多媒体课件大奖赛中获特等奖。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关于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已被确立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课题和省级重点课题。2001年11月,被省师范教育学会授予“教育科研组织进步奖”。2002年2月,被省教科所确定为“山东省探究教学重点科研基地”

平度师范是一所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学校。她经历了一个从师范讲习所、中学师范部到单独设校的历史发展过程,又从一个设备简陋、规模较小的初师发展成设备齐全、楼房林立、场地宽阔的专科师范学校。自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仅从1946——2002年的56年中,就培养出初师毕业生2360名,中师毕业生7083名,大专毕业生251名,进修生1800名,短训班学员3700名,共计15194名。他们中的绝大数已成为教学骨干,不少人被评为国家及省、市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平度市的中小学校长、镇(处)教委主任80%以上是平师毕业生,也有不少优秀毕业生被选拔到党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中师升本科高考升学率2000年列全省第三,2001年列全省第一。

附属小学:

自平度县立师范讲习所开始设立附属小学,经县中师范部,一直延续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建国前的附属小学(1919——1945)

1919年,县立师范讲习所根据教学需要设立了附属小学,招收了一个四年制的小学初级班(1——4年级复式)和一个二年制的小学高级班。小学高级班还增设了英语课。1928年,附小和师范讲习所均因战乱而停办。1929年,附小随着师范讲习所的复课而开学。除了聚拢原初级班各年级学生外,又招收了一个高级班,原高级班也返校进行毕业考试,履行毕业手续。1934年,师范讲习所并入县中时,女子师范讲习所的校址改为县中附小,由王之贤任主任。1937年县中解散,附小也随之停办。1940年春,国民党在辛安恢复平度县立中学时,也设立了附属小学,归县中校长领导。原五区中心小学所借用的民房,作为附小校舍。1945年7月,县中溃散,附小停办。

二建国初期的附属小学(1953——1969年)

1、管理体制与校址变动:

1951年平师正式建立后,迫切需要一个教育实验基地。1953年11月,经与平度县文教科商定,将小窑完全小学转为附属小学,其领导权仍归县文教科。1955年春,附小划归师范领导(财政权归县文教科,教育经费拨双倍),此后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1956年,因平师规模不断扩大,原附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当年秋天,又将李家疃完全小学并入附小,校址以李家疃为主,小窑作为分院。

1966年“文革开始后,师范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领导班子也被冲垮,附小工作无人过问。1969年,因推广嘉祥县侯振民、王庆余关于“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建议”,小学教师纷纷回原籍,附小自行解散,其校址改办为联中。

2、领导人事变更:

1953年11月,小窑完小刚转为附小时由高兰亭任校长,孙德敏任教导主任。1954年1月孙德敏调离,李慎悟任教导主任。1955年,根据上级规定,附小只设主任,校长由师范校长兼任。春季,高兰亭离任,綦振德任主任。秋季,綦振德又调离。次年春,姜润贞到校任主任,秋又调走。附小与李家疃完小合并时又设校长,由崔盛凯担任,杨修汉和李慎悟任教导主任,杨驻李家疃,李驻小窑。1960年春,杨修汉调离,张锡玲继任。1962年李慎悟退职回家,年底崔盛凯调离。1963年,调入马锡荣任校长,直至附小解散。

3、校舍及办学规模:

附小原校址小窑和李家疃均离师范原校址一华里。小窑有校舍41间,全是借用的;李家疃有校舍42间,其中有28间是借用的(后来购为学校所有)。1960年小窑的校舍归还村里,小窑的学生迁至杨家庄。

1953年11月,小窑完小转为附小时有高级班2个,学生77人;初级班4个,学生156人。1956年秋合校时,小窑有高级班3个,148人,初级班2个,96人;李家疃有高级班4个,181人。初级班4个,188人,全校共有13个班,学生613人。生源来自县城东南侧的20多个村庄。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附属小学(1984——2002年)

原附小解散后,再未恢复起来。1984年秋,经平度县政府批准,将“平度县第一职工子弟小学”(1995年更名为“平度市胜利路小学”)转为附属小学,两块校牌同时悬挂,管理权限原归县教育局,后改为城关街道办事处。

现附小始建于1982年8月,校址在现河东岸、胜利路北。首任校长张明宽,后又提拔柴永大任副校长。1993年暑假,实行教育内部机制改革,经答辩推选,柴永大任校长,张勇、董福寿任副校长,张明宽内退。1996年8——12月,柴永大、董福寿先后调离,12月调入王江训任校长,副校长仍由张勇担任。教导主任2人,总务主任、大队辅导员各1人。

1982年刚建校时,学校占地11.2亩,总建筑面积957平方米;仅有1——3年级6个班,学生250人;教职工15人(其中中师学历13人,大专和初师各1人。)至2001年,附小占地44亩,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拥有综合教学楼一座,专用教学楼两座,普通教室30个,微机室、语言室各2个,多功能教室1个,微机33台,图书2.5万册,报刊90余种,达到了青岛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在校生29个班,1700多人。有教职工8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3人,大专以上学历32人,青岛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专业人才、教学能手5人;平度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15人。九十年代学校获集体荣誉:省级三项,青岛市级9项,平度市级12项。1995年获全国“中华五千年知识竞赛”第一名。先后被评为平度市级规范化学校、青岛市德育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平度市文明单位标兵、山东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2012年10月20日,平度师范举行了百年校庆典礼,鼓乐声响彻平度



专题: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年龄:
  • 分数:
  • 学历:
  •   邦博尔择校老师为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
 
  1.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创建于2012年在线报名
  2. 青岛华科技工学校创建于2022年在线报名
  3. 青岛绿泽职业学校创建于2007年在线报名
  4. 青岛市机械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5. 山东青禾技工学校创建于2021年在线报名
  6. 青岛中工技工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7.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8. 青岛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9. 青岛西大技工学校创建于2020年在线报名
  10. 青岛电子信息技术学校创建于1964年年在线报名
  1. 快速登记
  2. 姓名:
  3. 电话:
  4. 分数:
  5. 学历:
 
 

最新招生信息